一个人,就是一本书。不同的书,代表着不同的人生、不同的视野。
从别人的书里,你能读出什么?在自己的书里,你想写些什么?

2015年9月19日下午,北极星青年公益成长中心“我要好未来”项目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真人读书会”活动。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受邀,在苏州大学接受了近百名大学生的集体“阅读”。
同学们早早守候在各自最心仪的“真人书”读书会场。下午1点30分,活动正式开始。三位嘉宾邓劲松先生、佘航先生、俞峰先生分别坐镇三个教室,三场“真人读书会”同时展开。说起来,三位嘉宾可是各有特色:有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总经理,有来自世界500强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和国际奥委会志愿者,也有风口浪尖上的85后成功创业精英;有文科背景,也有理工背景;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本专业工作的,也有跨行跨专业的。项目组在嘉宾邀请环节也真是煞费苦心啊。
嘉宾简单自我介绍后,就开始了“真人读书会”主要环节——“你问我答”。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,主动询问关于职业规划、自身成长等各方面的问题;嘉宾们则用自己的实际经历一一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问,幽默风趣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。
大学四年时光应该怎样度过?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、找到自己的方向?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?通过嘉宾的亲身经历分享,同学们更加懂得了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奋斗,懂得了让自己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,做好准备!读着一本本有着丰富人生积淀的“真人书”,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!

时间飞逝,不知不觉中活动到了尾声。学员主持人代表全体同学将写满感谢和签名的卡片赠与嘉宾。最后,同学们与嘉宾一起合影留下美好瞬间!
与君一席言,胜读十年书!“真人书”嘉宾自身的魅力,加上真实平等的交流方式,带给同学多少对人生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啊!感恩三位嘉宾的分享,我们也会在成长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!
Q:在工作中,需要具备哪些素质,才能胜任管理岗位?A:人的性格和人的魅力对此影响很大,首要的就是个人品行端正,正直的人格品性是保证自己工作的基本。如果一个人业务能力出色而没有正直的品行,那么在管理岗位是无法长期立足的。其次就是对工作的态度需认真负责,只有认真负责的人做出的事情才能满足工作和社会的需要。
A: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说实话并没有规划。但工作的切身体验告诉自己,自己需要改变现状,开始慢慢注意从生产技术到管理岗位的转变,发现自己也能适应管理岗位,继而开始知道自己的真正目标,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因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。
Q:在离开一家合资企业后,是如何选择的?是什么情况下作出选择并进入一家美资企业? A:首先是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进行了挑选,找到一家正好需要人才的美资企业。双方的相互需求奠定了入职成功的基础,继而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已有的管理经验通过面试。
Q:如何平衡喜欢做的职位和适合做的职位之间的平衡?A:要考虑“梦想职位”的要素,和“适合职位”的要素,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。可以去招聘网站了解自己想做的职位的信息,还可以利用人脉去了解自己想要做的职位信息。
Q:想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,但是专业不对口,难度大不大? A:需要了解自己拥有什么。看看自己拥有哪些与目标岗位相关的硬件条件和软性条件。如果不是本专业,需要多读人力资源相关的书籍,最好考取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,并且通过人力资源相关的实习来锻炼自己。
A:首先得想明白为什么要创业?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并且喜欢赚钱的感觉,所以我是从身边的事情发现商机,寻找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。每个人的创业方向都是不一样的,这个方向是需要在实践中寻找。我卖过很多东西,也创业过很多次,最后才发现自己喜欢什么。
A:困难的阶段在转行时期遇到过,有过与合伙人之间的矛盾,在友谊和利益之间选择等等。而在友谊和利益之间选择的过程是让我觉得特别痛苦的过程。
Q:本科生、研究生、博士生同时进入一家企业,他们的起点会不会有不同? A:这个问题你先得知道你想要什么?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。如果你喜欢学术研究,那么读研读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;如果你选择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,那么本科生,研究生的起点是没多大区别。公司看重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,看你能给公司带来的利益。
A:收获了爱情,大学里谈恋爱真的是一次人生的成长,一次很宝贵的经历。读大学是为进入社会做铺垫的,大学里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进行积累和认识。
A:为自己努力去争取,只要你想要有,就没有什么障碍是过不去的。事例(略)